你家孩子跟妈妈睡,还是跟奶奶、姥姥睡?或许你会觉得,这个话题,有什么好讨论的?大家都是根据自家情况来安排的啊!

的确如此,有些宝宝可能从小就是在婴儿床上睡,甚至都没跟爸妈一起睡过。
还有的两岁多就开始分床睡,3岁就有自己的房间,娃开始自己睡了。
但也有的孩子,上小学了,还需要陪着讲故事,哄着入睡。不知道你们家属于哪种情况?
在聊这些话题之前,咱们先聊聊,从小“跟妈睡”和“不跟妈睡”,会有什么差别?其实用不了几年,这种差别就很明显了。
01 跟不跟妈妈睡,其实会有差别
一位在培训机构做训练营的老师朋友说,她发现,每次带训练营,孩子们的表现都不一样。
一波孩子不爱说话,你问什么,回答什么,甚至你问半天,都不一定回答一句;还有一波孩子,非常健谈,总是说个不停,晚上要睡觉了,还在叽叽咋咋的。

有的孩子做事情畏手畏脚,不敢主动积极,但有的孩子却一点都不怕,什么都主动尝试。
尤其是晚上睡觉,表现得更明显了。
那些不爱说话、做事情不主动的,晚上睡觉也很困难,总是需要陪着,很难睡着。
这位老师朋友说,其实,就是这些孩子的安全感不够。一旦进入到陌生环境,马上就唯唯诺诺的,不敢说话了。
跟这些孩子的家长聊过,发现一个共同点,这些孩子基本上小时候都被逼着“分开睡”,或者很早就分开睡了。
其实,随着孩子的成长,家长和孩子,总会分开睡啊!为啥这些孩子就会有这种变化呢?

老师朋友说,主要是,他们是被“逼着”跟父母分开睡的。孩子不想跟父母分开,但家长觉得,年龄到了,需要分开睡了。即使孩子哭闹,也要坚持分开。
这样做,就会降低孩子的安全感,甚至产生心理阴影。觉得,爸爸妈妈一定是不爱我了。
还有的孩子,身体出现了状况,比如感冒了,发烧了,晚上需要父母陪伴,但因为已经分床睡了,父母就坚持让他自己睡,不肯陪着。
这种情况下,孩子更会有强烈的内疚和不安,觉得自己无论如何,都得不到父母的爱了。
所以,被父母逼着分开睡,真不是一件好事儿。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,甚至心理健康。
总的来说,跟不跟妈妈睡,除了影响孩子自身的成长,对心理也会造成影响。有些现在可能看不出来,不出几年,就很明显了。
03 如何恰当地分床睡?
在网上看过太多,关于分床睡的理论,也有不少家长,根据孩子的年龄分床睡,3岁分床,5岁分房,觉得这样很科学。

但其实,恰当地分床睡,要看三点,如果这三点都满足了,是可以跟孩子分开睡的。
√ 孩子想要自己睡;
√ 孩子自己睡,且没有负面情绪,表现得很自然;
√ 孩子晚上想上厕所,可以自己主动去,并且能盖好被子,照顾好自己。
这三点如果都具备了,可以尝试跟孩子分开睡,锻炼独立能力。
在分床睡的初期,也有一些注意事项,家长们认真看,帮助孩子更好地过渡。
首先,分床到分房。
先跟孩子分床睡,比如在旁边安排一个婴儿床,或母子床,让孩子自己尝试睡觉。
如果觉得麻烦,可以从分开被子开始,每个人有自己的独立被子,孩子睡觉时很少蹬被子,蹬掉了也知道自己盖上,为独立入睡做好准备。

Tips:我有个朋友给女儿在床边搭了一个小帐篷,女儿超级喜欢,每天晚上都很期待,一个人睡觉的时光。分床睡很顺利,分房睡也很自然地就衔接上了。
其次,观察孩子的变化。
比如,有没有情绪不佳,有没有晚上蹬被子的情况?观察这些表现,跟孩子聊一聊。
让他知道,自己一个人入睡,不是爸妈不爱他了,而是成长的标志,说明他在长大了。
最后,允许孩子偶尔回来。
生病了,闹情绪了,以及单纯想跟父母一起睡了,都要允许他回来。
记得二宝刚开始分床睡,总会跑过来几次,说是晚上想到了可怕的事情,不敢自己睡了。
这时候,父母就是孩子的底气,允许他回来守着父母,安全感才能慢慢建立。而孩子也会慢慢知道,原来,自己不那么勇敢的时候,背后还有爸妈。
枕边育儿寄语:
即使我现在已经是俩孩子的妈妈,回想起小时候跟爸妈一起睡的场景,还会嘴角上扬。于我而言,那是一段很美好的时光。而孩子也是如此,他们想要跟妈妈一起睡,更多是获得安全感。毕竟,在他们看来,父母就是自己的天,是万物的根基,更是自己成长的底气!你的孩子有没有跟妈妈睡?你对这个话题有什么不同看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