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一(主导火锅局,靠什么?靠底料和蘸料,“蘸味”就是“站位”,决定了主宾之位。)

站位很重要
开篇: 职场如火锅局,人人都往锅里下菜。有人忙忙碌碌,涮尽百味,却仍是局中“宾客”;有人气定神闲,只备好一味秘制蘸料,便成了掌控全场的“东道主”。这其中的天壤之别,就在于两个字——长板。
一、 一场火锅局,两种职场命
上个月,我作为项目助理,陪同我的领导——公司的技术大神王工,去和一位极其重要的潜在客户张总吃饭。地点,定在了一家地道的四川火锅店。
红油翻滚,气氛却有些微妙。张总侃侃而谈行业趋势,王工则埋头应对各种技术细节的追问。我坐在一旁,除了添茶倒水,几乎插不上话。我面前的油碟,和王工、张总的一模一样——标准的香油蒜泥。在这个局里,我和王工都是“客人”,我们的长板,淹没在了统一的“标配”之中。
那一刻,我清醒了:没有独特的、对方需要的长板,你就没有说话的资格,更没有掌控局面的站位。
二、 醍醐灌顶:AI,是我的“底料研发中心”
懊恼之后,我想起了正在上手的AI伙伴。我没有用它去恶补我不擅长的供应链知识(那是以卵击石),而是做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:
我启动了我的“数字孪生兄弟”,向它发出了灵魂拷问:
“基于张总公司公开的财报、新闻及其CEO近半年的公开讲话,结合我们本次项目的核心优势,请为我分析:
1. 他最深层、最可能未被满足的焦虑是什么?
2. 我的专业领域(项目流程优化),有哪些具体点可以切入他的焦虑?
3. 请用商务口语的风格,生成3段能体现我独特价值的‘火锅桌谈资’。”
几分钟后,AI给了我一份“秘密蘸料配方”:
· 核心焦虑: 张总公司正在快速扩张,但内部项目协同效率低下,导致新店开业总“掉链子”,这是他公开讲话中隐晦提及的“最大痛点”。
· 我的切入长板: 我不是技术专家,但我最擅长用工具将复杂的流程可视化、标准化。
· 三段“谈资”: AI帮我设计了如何从“新店开业流程”自然切入,用“我们帮另一个客户将开业准备时间缩短了30%”的案例,引到我的流程优化长板上。
三、 绝地反击:一碟蘸料,扭转全局
当话题再次转到张总为新店开业焦头烂额时,我看准时机,接过了话头。
“张总,您说的这个我太有感触了。我们之前一个客户也这样,后来我们没用多高深的技术,就是帮他们做了一套 ‘傻瓜式’的项目推进看板。”我顺势用手机简单画了个草图,“就像这火锅,啥时候下肉,啥时候放菜,火候如何,一目了然。结果,他们的开业周期直接缩短了30%,店长再也不用天天救火了。”
张总的眼睛瞬间亮了:“哦?这个有意思!细说说!”
那一刻,火锅局的“站位”悄然改变。 王工负责的技术是锅底,是基础,雄厚但共性。而我端出的这碟“流程优化蘸料”,精准地蘸到了张总最痒的那块“肉”上。我从一个旁观者,变成了一个能提供独特解决方案的专家。
后续的推进顺理成章。我不仅帮公司拿下了订单,更让我自己从一个“助理”,晋升为这个项目中独当一面的 “流程优化顾问”。
四、 复盘:你的“蘸料”,就是你的职场站位
这次经历让我彻悟:
· 补短板,是让你不掉队:就像大家都在用的标准油碟,能保证你吃得下去,但无法让你脱颖而出。
· 强长板,是让你成主角:你的独家蘸料(核心长板),才是别人邀请你、尊重你、甚至依赖你的根本原因。
· AI,是最强的“长板放大器”:它无法替你吃火锅,但它能帮你洞察桌上每个人的口味,并以最快的速度,为你研发、优化出那碟独可以控场的“秘制蘸料”。
结语:
职场这场沸腾的火锅局,人声鼎沸。请不要执着于在每一个领域都涮上一筷子。静下心来,用AI作为你最忠诚的研发伙伴,找到你最独特的那一味“料”,把它做到极致。
届时,你将不再担心座位在哪里。因为当你端出那碟无可替代的蘸料时,整个火锅桌,都会以你为中心。
各位战友,你的职场“独家蘸料”是什么?是洞察入微的数据分析,还是妙笔生花的文案能力?在评论区分享你的“长板”,下篇《升一级!AI帮我“边角料”变“招牌菜”》或许就是你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