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新闻女王 2》刚开播就霸屏热搜,Man 姐佘诗曼的职场怼人名场面再圈粉,可随之曝光的片酬清单,让网友直呼 “颠覆认知”:佘诗曼整部剧拿 100 万港元,黄宗泽 50 万,高海宁 35 万,最让人意外的是,这些顶流港星的总片酬,加起来还不如内地某些流量明星一集的报价。明明剧火、演技在线,为啥港星片酬这么 “实在”?

作为核心主演,佘诗曼的片酬涨幅最受关注。
第一部她只拿了 47 万港元,第二部直接翻倍到 100 万,涨幅超过 110%。
可别觉得这数不少,换算成人民币也就 90 万出头,放在内地娱乐圈,连二线小花的单集片酬都不够。要知道,有数据显示内地明星刘诗诗单集片酬曾高达 478 万人民币,一部剧下来收入近亿,是佘诗曼整部《新闻女王 2》片酬的 11 倍还多。

其他主演的片酬更显 “接地气”:首次加盟的黄宗泽拿 50 万港元,和李施嬅并列第二;高海宁从第一部的 28 万涨到 35 万,涨幅近 25%;王敏奕、邓智坚这类中坚演员约 20 万,而新生代的何广沛整部剧片酬才 11 万港元。有网友算过,整部剧主演片酬加起来,可能还抵不上内地一部 S 古偶剧主角的零头。

港星片酬低,核心原因是 TVB 的制作模式。TVB 一直实行 “按件计酬”,演员片酬占制作成本的比例通常不超 35%,而内地剧集演员片酬能占到六成以上。这次《新闻女王 2》有内地平台投资,制作成本提升了 40%,演员片酬才跟着普涨,可即便如此,也没追上内地市场的水平。

更有意思的是,佘诗曼早就说过,在内地拍三部戏的收入,就等于在 TVB 干十年。她愿意降薪回巢,其实是双赢:TVB 需要她的 “女王气场” 撑收视,她需要靠港剧维持 “一姐” 口碑,而且这次她还兼任监制,能参与后续分成,实际收益远不止表面的 100 万。

为啥网友都喊 “港星性价比高”?因为他们的敬业配得上这份酬劳。佘诗曼拍哭戏三条过,现场收音一字不差,通宵拍戏也不用替身;黄宗泽拍动作戏亲自上阵,不用特效抠图。反观内地有些明星,拿着天价片酬却台词念数字、全靠后期配音,两相对比,港星的 “良心价” 更显珍贵。

其实这背后也是市场差异:内地平台财大气粗,愿意砸钱抢流量;而 TVB 更看重制作性价比,把钱花在实景拍摄、剧本打磨上。这次《新闻女王 2》在深圳搭建整套棚景,还去新加坡拍外景,近九成剧情取材于真实新闻事件,这些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。

随着港剧和内地平台合作加深,港星片酬也在悄悄上涨。现在合拍剧会有点击分成,演员实际收入能翻倍,而且 TVB 也开始推行 “底薪 分红” 的新制度,佘诗曼就是第一个受益者。对观众来说,比起天价片酬堆出来的 “流量剧”,这种把钱花在刀刃上、演员踏实演戏的作品,才更值得追。

《新闻女王 2》的片酬争议,其实戳中了大家对 “演员该值多少钱” 的思考:片酬高低不该只看流量,更该看演技和敬业度。你觉得佘诗曼这 100 万港元片酬值吗?你还追了这部剧吗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