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在座的不少小伙伴都经历过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时代吧!
游戏其实就是一个轮回,早年的玩家基本上都玩过或见过FC游戏、街机游戏、MD游戏、SFC游戏、GBA游戏......以及网吧中的各种游戏吧!但在2006年之后则是塞班游戏的天下。
那时候我们使用的是GPRS,根本不知道wifi是什么玩意,流量的价格也是比较昂贵的。最开始还有包月无限流量的,后来取消了,包月只有600M。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足够了,毕竟那时候一般jar、sis、sisx的游戏也就几百K,大一点就是1-5M而已。

塞班游戏的流行主要还是携带方便,随时随地可以玩。那时候大部分手机屏幕还是240*320,但能玩到这些游戏大家还是很高兴的。
万能充是当时所有人必备的,而且每个手机都有两块以上的电池,可以随时更换。手机打电话的功能已经渐渐开始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。

在这期间,曾经出现过大量优秀的游戏。但大部分我们都记不住名字,手机游戏的更新换代太快了,而且几乎所有的游戏都有模仿的成分,因此很难被人记住。但当时也有一些比较轰动的游戏,那就是S60V3上面玩到的《七夜》。
如今估计很多人依然还记得吧!这款游戏当年海外获得了“IMGA最佳3D游戏”大奖,这样的荣誉只属于世界上5家公司,但丁果因为无法支付6300欧的费用,不得不向IMGA请求帮助。后来终是没有去成,如今想起来都让人心酸啊!

2006年,7位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成立了一家名为“丁果科技”的公司。丁果科技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在国内确实是独一份,但大环境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空间来施展拳脚。
国产游戏的起步真的太难了啊!即使有了优秀作品,即使得了奖也无法支撑起一个工作室啊!

相信当年很多玩家都曾经体验过他们的游戏吧!但真正花钱买单的人又有几个呢?手机游戏破解相对电脑游戏更加容易。
除去购买游戏的18元,几十M大小的《七夜》对于当时的普通玩家是个不小的压力。(诺基亚E63/71等部分全键盘手机才有完整版,有25M多,缩水版有15M或者18M两种)

记得当年,《七夜》在开发关键时候资金却链断了,导致丁果科技只能接受华芯飞的投资与收购。在承受了各种不公平待遇之后,丁果科技原班人马集体辞职,后来重新组建了公司,陆续换了好几个名字:奇魄科技、技慕奇乐、掌上游。
如今多年过去了,作为塞班时代国产巅峰的《七夜》依然被众多玩家封为神作。多少人还想回味啊!可惜苦于没有平台可以玩到了,以前的诺基亚手机如今甚至开机都很困难了。

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,其实在几年前,丁果原班人马就已经在精心策划重制《七夜》这款游戏了,重制名字为《七夜:救赎》,是用虚幻5引擎进行研发并且想要面向全平台发行。
看来这一次丁果想要玩一次大的!丁果本来就是用心在做游戏,如今有了好的平台,一旦成功的话,那国产游戏崛起的目标又更进一步了。

目前我们在各大视频网站都能看到,关于第三人称恐怖动作游戏《七夜:救赎》实机预告,是杭州伏腊开发,根据通告我们得知的确是原班人马。
如今正是恐怖、惊悚、冒险类题材的巅峰时期,要是此时《七夜》推出的话可以说是符合天时地利人和了。
十多年后,我们终于看清楚了主角的脸到底是什么样子

《七夜:救赎》实机预告中看到了很多感觉很熟悉却又有些陌生的画面,还是那股味道,还是那么血腥,只是如今不再年轻的我,是否还能入戏呢!

相信不少小伙伴都在摩拳擦掌了吧!只要游戏还过得去,玩家们都是愿意买账的,算是为自己的青春买单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