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好好玩,要爆了
“嗖———————”
刚刚!是谁在我眼前“滑”过?
哇哇!是帅气又迷人的小贝壳!
小编发现在大学校园里
出现了一种新型代步工具——滑板
宿舍楼下还为它设置了专属“车位”
今天我们一起来揭秘下!




“咦——”是谁在校园里“开”滑板?
滑板运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
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
最先由原北京体育学院引进
2018年成为雅加达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
这一彰显个性、挑战自我、崇尚自由的运动方式
逐渐成为“年轻”“时尚”的代名词
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



是谁在“开”滑板?是他们!
将滑板当做生活一部分的郇老师
与滑板相爱相杀的陈社长
玩滑板八年的小周学长
认识滑板十个月的小唐同学
……
北科大滑板社已经成立11年
无数小贝壳从这里开启与滑板的故事

▲“滑板社”指导教师郇建立

▲“滑板社”社长陈绍徐

我已经接触滑板八年了,在学业压力大的时候滑板能够帮助我很好地释放情绪。加入滑板社团,让我感受到热爱不是孤单枯燥的,而是充满力量的。
——小周学长
进入大学后,我尝试寻找“更快乐的自己”,曾经我认为滑板是一项很“疼”的运动,接触十个月以来我发现只要你“听话”,不冒进,滑板其实也很安全。无论是和社团小伙伴一起练习,还是跟着手机视频自学,每一次的进步都让我更加热爱这项运动。
——小唐同学
“耶——”为什么会喜欢玩滑板呢?
爱上玩滑板像呼吸一样简单
“掌握一项专业运动技能”
“培养一个让自己快乐的爱好”
“需要一个方便的代步工具”
“通过运动释放一下学习压力”
“赶早八,超好用”
“取快递,很给力”
“滑它,很帅,很酷”
……
这些都是来自“滑板爱好者”的答案



追逐风的过程不会“一帆风顺”
勇敢闯的年纪就是“不怕困难”
“上不去板”“划不动板”“控不了板”
这些是心动故事的插曲
磨花的板面,浸湿的衣衫,发过的脾气
这些是成长路上的印记
青春,会为了热爱而拼尽全力
少年,会为了梦想而无所畏惧



“叮——”要怎么学会玩滑板呢?
先来学一波滑板的“理论知识”!
滑板分为双翘板、小鱼板、长板和陆冲板等
需要利用身体腰部及臀部、双脚的扭动
及手的摆动来驱动自己前进
小鱼板轻便,比较适合通勤
长板风格多,更受大家喜欢
小贝壳:“我适合哪一种呢?”
滑板社:“欢迎大家来试一试”

▲郇老师的办公室“藏”着许多滑板


再来欣赏一波滑板的“实践技巧”!
滑板基础动作有这些!⬇️

▲ollie

▲pop shoveit

▲外转

▲尖翻

▲ollie过粒

▲台子5050
“滑板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?”

三两好友相约,滑出一串友谊的音符
独自一人迎风,滑出一道亮丽的风景
在热辣滚烫的大学生活中
找到热爱,拥抱热爱
是一件幸福而美好的事情
热爱
让每一位小贝壳闪闪发光

温馨提示
滑板虽好,安全第一!
小贝壳进行滑板运动的过程中
要做好安全措施
1.选择适宜场地。要选择平整、人员较少的场地,避开校园上下课人员流动高峰期。
2.佩戴合适护具。要佩戴合适的头盔、护肘、护膝等护具,这是预防严重运动损伤的关键。
3.勿带尖锐物品。不要携带刀具、钥匙、耳钉、坚硬物件、重书包等物品,容易造成物品损害和人员伤害。
4.保持精力集中。运动中一定要集中注意力,保持良好状态,不要有玩手机、打闹、嬉戏、强出风头等行为和想法。
5.做好热身放松。运动前一定要做热身运动,拉伸关节,活动肌肉,预防运动损伤。运动后,要注意放松,有助体力恢复,预防肌肉抽筋等。
6.不要盲目挑战。初学者要从学习基本技术开始,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,不要盲目挑战高难度动作。
7.掌握倒地姿势。一旦摔倒,要尽量避免用手撑地,借助从板上摔下来的速度用背部或臀部着地滑出去卸力;或者在落地摔倒时向前摔,手臂撑地顺势一推,用背部去着地。
8.学会紧急处理。出现崴脚时,要第一时间停止活动,防止伤情加重。在48小时内,要对受伤部位进行冷敷或冰敷,但不要持续太久,防止关节冻伤。受伤48小时后,才可以进行热敷(如泡脚),或者涂上活血化瘀药物。同时,还要把受伤的部位抬高,帮助消肿。若发生急性损伤,现场处理原则包括局部制动、冰敷、加压包扎、抬高患肢等。
9.注意滑板养护。要经常检查滑板轮的磨损程度和轴承的生锈程度并及时更换修复。不用时要妥善安置在“停车位”里,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保护好他人。


明媚的大学,明媚的我们
让我们在充满生命力的北科校园里
一起感受“蓬勃向上”的青春力量
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
“我和我热爱的TA”
期待你的故事,你的声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