休克的救护措施?(休克的救护要点)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休克的救护措施?,以及休克的救护要点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
给予氧气:给患者以为期10-15分钟的高浓度氧气,以改善身体的氧气供应量。保持体位:将患者的头部抬高,让他平躺或半坐姿,以改善血液的回流,并帮助防止气道阻塞。控制出血:对于失血性休克,需要控制出血,可以施行压迫、止血包扎等。
休克病人应给予保暖,避免受寒,以免加重休克,当病人体温过低时,应增加室温,增加被服。室温保持在18~20℃,温度太高会增加组织的代谢率,从而增加氧气的消耗量,维持适当的舒适,减少不必要的活动,让病人充分休息。多数创伤性失血病人同时伴有多处损伤,骨折、腹部脏器破裂等,需及时手术止血及清创等。
失血性休克的治疗,在程序上,首先要保证气道通畅和止血有效。气道通畅是通气和给氧的基本条件,应予以切实保证。对有严重休克和循环衰竭的患者,还应该进行气管插管,并给予机械通气。止血是制止休克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措施。压迫止血是可行的有效应急措施;止血带应用也十分有效。
休克急救的正确方法 如下;第令患者平卧静养,把头与脚稍微抬高一点,促进血液回流到心脏。第快速补充血容量,建议至少建立2-3条的静脉通道快速补液。如果是失血性休克必须申请输血,通常输浓缩红细胞、新鲜冰冻血浆。
感染性休克的急救措施
在积极的液体复苏治疗过程中,可以采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,维持血压,保证血流的灌注,首选的用药为去甲肾上腺素。此外,血管加压素、多巴胺、多巴酚丁胺等药物也可以在治疗的过程当中进行适当的联合使用。
感染性休克临床抢救的原则,首先是给予患者短时间之内应用广谱的消炎药。同时用量要足、疗程要大、力度要够,这是治疗感染的非常重要原则,同时给予患者液体复苏。对于感染性休克的患者,一般液体复苏的量至少30ml/Kg,在短时间内进行补充,根据患者血压、心率进行调整剂量,本着先快后慢的原则。
感染性休克急救护理措施,主要有以下几点:备齐各种急救药品,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性抢救;观察病人各种生命体征变化,如意识状态,若发展到休克后期或者重度休克,患者会出现昏迷,昏迷或者意识状态变差代表休克加重,也就是病情加重,所以观察患者病情动态变化至关重要。
感染性休克多为病人合并严重感染,出现血压降低。如果病人在社区可给液快速输注,同时紧急转往医院。接诊病人时应首先判定病人的感染原,需要抽取病原学检查,如血培养。怀疑尿路问题、伤口问题要留取相关病原学检查,且在第一时间经验性使用可能覆盖所有病原菌的广谱抗感染治疗,尽快使用抗生素。
过敏休克的急救措施
血管源性休克,血管源性休克(vasogenic shock)的始动发病环节是外周血管(主要是微小血管)扩张所致的血管容量扩大。属此者有过敏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等。此时血容量和心泵功能可能正常,但由于广泛的小血管扩张和血管床扩大,大量血液淤积在外周微血管中而使回心血量减少。
拨打120,要注意报明具体的地点、地标物、保持电话通畅,以便120急救人员能及时赶到你的身边。
立即停用有关致敏药物。平卧,吸氧,分秒必争地抢救。肾上腺素0.5~1mg作皮下注射,必要时20~30分钟后再皮下静脉注射1次。过敏性休克是人体对某些生物制品(如异体血清)或药品(如青霉素、含碘造影剂)过敏而产生的一种急性全身性反应。
青霉素过敏休克的急救措施有哪些
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首选的治疗措施是肾腺素肌肉注射,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往往进展迅速,属于Ⅰ型变态反应。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患者,首先要立即停止青霉素的输注,同时还要更换输液器,给予生理盐水滴注,大量补液,给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。
如果患者此时没有明显的血压提高,可以继续补充肾上腺素,还可以给患者进行积极的补液,同时可以应用激素类的药物,例如地塞米松注射液、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、甲基泼尼松龙注射液,都可以有效的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。
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处理方法是停药、平卧、保暖;0.1%盐酸肾上腺素皮下注射,直至脱离危险期;改善缺氧症状;遵医嘱给抗过敏药;心搏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;密切观察与记录。
青霉素出现过敏性休克处理的流程:必须要马上停止应用青霉素,如果是静脉滴注,必须要更换生理盐水给予快速滴注。必须要让患者平卧,给予吸氧以及心电监护,来监测生命体征。必须立即应用肾上腺素,来给予静脉推注或者是给予肌肉注射。
休克的救护措施?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休克的救护要点、休克的救护措施?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